我老公看阅兵时说了句话,让我对那60个标兵彻底改观了。 那天是9月3号,电视
我老公看阅兵时说了句话,让我对那60个标兵彻底改观了。那天是9月3号,电视里正在直播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我们一家人边吃早饭边看直播,我老公盯着屏幕突然冒出一句话:“你以为他们站一小时很厉害?人家训练的时候一站就是四小时起步。”这话听着轻飘飘的,可我心里一下子被戳到了。电视画面里,那些站在广场两侧的标兵,一个个站得笔直,纹丝不动。有的脸上还带着点稚气,看着也就二十岁出头,可那站姿,像是钉在地上一样,连呼吸都看不出起伏。我以前也看过阅兵,但说实话,注意力总在队伍走得多整齐、动作多利落,很少真去想那些站岗的士兵有多辛苦。可我老公那一句话,让我脑子一下清醒了。你说,谁家孩子不是娇生惯养长大的?换成我们自己,别说站四个小时了,坐办公室坐两个小时不动都觉得难受。但这些年轻人,硬是站出了军人的样子,站出了国家的形象。很多人以为,阅兵就是走一圈、站一会,看着挺轻松的。可背后的训练强度,常人根本想不到。平时我们看不到的,是他们每天一大早开始反复训练,风吹日晒,动作一个个抠细节,哪怕一个手指抬高了半公分都得重来。尤其是这些仪仗兵、礼兵,他们不是走一次就完事,而是每次出场都得像第一次一样精准。站姿、步伐、眼神,全都要求极高。说到底,阅兵只是一次展示,但真正体现军人素质的,是平时日复一日的训练。没有那平常日子里一遍又一遍的磨练,哪来仪式上的整齐划一?而且这些人不是只为了让人看着好看,他们肩上扛着国家的形象,不能出任何差错。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些站岗的标兵,除了站得稳、走得齐,他们也是真正的战士。平时除了礼仪训练,他们也要参加实战化训练,打靶、战术、格斗一样不少。不是说穿上礼服就当模特了,他们是真刀真枪上过课、流过汗的。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冲上去。我听我老公说,这些站岗训练,真不是谁都能扛得住的。经常有人因为长期站立造成膝盖损伤,有的甚至脚底磨出水泡也不吭声。站军姿不是简单地“站着”,要求抬头挺胸、收腹挺腰,长时间下来对身体的控制力和忍耐力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夏天,在太阳底下站四五个小时,那是什么概念?就是在锅盖上烤,也差不多了。而且这次阅兵又不一样,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规格很高,任务也更重。每一个动作都不能出错,所有人得提前几个月开始集训,几乎是封闭式管理。饮食、作息、训练全都按严格标准来。他们得把每一秒都练到肌肉记得住、脚掌知道该怎么踩,真正做到“走一步、定一格”。说实在的,这些年轻人能做到这样,真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是一点一点练出来的。他们没什么露脸的机会,镜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可他们的努力和坚持,支撑起的却是国家的门面。有时候我们对军人有点误解,觉得他们就是站站岗、走走方队,可这只是表面。真正让人敬佩的,是他们在没人看的时候也一丝不苟的态度。他们不是为了某个镜头才站得笔直,而是从入伍那天起就知道,穿上这身军装就要扛起责任。国家的安稳,不是靠几句口号,而是靠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用日复一日的坚持换来的。参考:上观新闻——60名标兵昂首行进,脚步铿锵似奏响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