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依然无可取代想起去年去香港的时候,媒体还沉浸在”香港将成为亚洲金融废墟“这
香港依然无可取代想起去年去香港的时候,媒体还沉浸在”香港将成为亚洲金融废墟“这样的宏观叙事中。第一是自由港。这一点大家都懂,在资本管制和人民币尚未国际化的今天,香港相当于拥有了全中国唯一一张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特许经营权“。有很多人会担心香港和内地融合之后,会变成得很像一座内地城市,但它又不如内地城市那样有发达的基建和充足的制造业,会变得非常平庸,现在看来完全是多余的。只要国内还没有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香港的这张垄断的牌照还是独一无二的。而根据茶客观察,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这个还是相当遥远的。这两年香港在大力推进虚拟资产金融中心的建设,这其实是香港优势的进一步体现。第二是制度环境。香港是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是相对比大陆法系更强的,至少西方主流价值观是这样认为的。虽然作为一个”中国吹”,坚定地看好中国的未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国际金融体系依然是美国主导的,要把金融这个生意做大,必须要和国际接轨,这个制度和法律体系就是“系统接口”,不接入这个国际接口很难吸引外国玩家。前两年有很多人认为新加坡会部分取代香港,现在看来也是多虑了。在我的视角里,新加坡的制度环境和治理模式其实更像中国内地,那是一个管制极严,政府权力极大的社会。这种环境下资本一定是会被强势的政府压制的,资本回报也会被压制;这样的社会一般运作良好,基建完善,井然有序,给人观感很好,但它一定不是搞金融的沃土。什么样的地方是金融的沃土?在我的视角里,一定是要尊重私有产权,尊重竞争的结果,更加尊重丛林法则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社会或许看起来贫富分化很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但往往金融市场非常发达。第三是背靠中国。新加坡无法取代香港,更重要的是,它没有一个像大陆这样的经济体,不断地给它提供可交易的资产。用更高级的语言,金融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用做生意的语言,赌场是需要赌具的,只有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才能不断为赌场提供赌具。这方面新加坡在全球竞争不过纽约,在亚洲竞争不过香港。说了这么多,还是鼓励大家不要全部在A股卷,多看看港股:1、如果你是一个宏观投资者:港股前两年的调整是非常剧烈的,今年以来虽然资金回流,但我们观察到依然以内资、中东或者韩国资本为主,欧美资金对中国依然是低配。有很多人会固执地认为欧美资金再也不会增配中国,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2、如果你是一个成长型投资者:得益于香港的这种制度优势,香港形成了一些国内没有的新兴经济板块,比如新消费、创新药,新能源汽车。国内这个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总体来说对于这些新兴行业的包容性还是不够的,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多独角兽公司可能还是会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这里强烈建议国内这些玩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前两年港股暴跌的时候,大量港股优质上市公司和一级市场估值倒挂,我不知道那个时候去到处跪份额还有什么意义?下面这篇文章写于2022年:一级大佬们,别去跪项目了,来买港股当时我是这么说的:3、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从长远来看,香港因为是一个离岸市场,每次调整后总会出现大量极度低估,分红率高企的投资机会,而不像A股每次都跌不透,量化还大量抱团把微盘股炒上天。这种投资机会总是不断的出现,我们熟悉的港股大师查尔斯先生就是靠这种投资不断创造投资传奇。港股通已经开了很多年了,再不投港股,真的就要ou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