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326

难怪现在月饼没人愿意买了! 我有个开超市的朋友,最近跟我吐槽说今年月饼卖得特别差

难怪现在月饼没人愿意买了! 我有个开超市的朋友,最近跟我吐槽说今年月饼卖得特别差。他说店里一开始进了不少月饼,从几十块的简易包装,到一百多的盒装,种类摆得挺全,可眼看中秋就剩一周,货架上的月饼还堆得像小山,连三分之一都没卖出去。 朋友叫老周,开这家社区超市快十年了,以前每到中秋前半个月,月饼货架前就挤满了人,大爷大妈忙着给儿女孙子买,年轻人则挑着包装精致的礼盒送客户。可今年别说排队了,连驻足看一眼的人都少。有天我去他店里帮忙,正好碰到一位阿姨在货架前犹豫,拿起一盒莲蓉月饼又放下,嘴里念叨着:“去年买的月饼,孩子不爱吃,放了半个月全扔了,今年可不能买多了。” 老周蹲在货架旁,翻着进货单叹气:“我今年特意少进了三成货,没想到还是卖不动。你说这月饼,以前是中秋必备,现在怎么就成了‘烫手山芋’?”我指着货架上那些印着“豪华礼盒”“尊贵之选”的月饼盒说:“你看这些,盒子比里面的月饼还贵,谁愿意花冤枉钱买包装?”老周一拍大腿:“可不是嘛!上次有个小伙子来买月饼,拆开礼盒一看,里面就四个小月饼,当场就说‘这钱花得太不值了’。” 眼看中秋越来越近,老周急得满嘴起泡。他试着搞了“买一送一”的活动,可效果还是不好。有天晚上关店后,他坐在店里翻手机,突然看到小区业主群里有人说“想吃手工月饼,可惜现在很少有人做了”。老周眼睛一亮,想起自己的表姐以前在食品厂做过月饼,手艺特别好。 第二天一早,老周就给表姐打电话,请她来店里帮忙做手工月饼。表姐一开始还犹豫:“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吃月饼了,做了能卖出去吗?”老周说:“咱们做不一样的,少油少糖,多搞点新奇口味,肯定有人买。”表姐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 接下来的几天,老周把超市角落的空地改成了“手工月饼体验区”,表姐带着两个员工,每天现做现卖。他们做的月饼,没有华丽的包装,就用简单的油纸包着,口味却很丰富:有年轻人喜欢的芋泥麻薯馅、抹茶流心馅,也有老人爱吃的五仁馅、豆沙馅,甚至还推出了“低糖无糖款”,专门针对控糖人群。 没想到,手工月饼一上架就火了。第一天就卖了两百多个,有小朋友拉着家长来买“像冰淇淋一样的流心月饼”,有老人特意来买“小时候味道的五仁月饼”,还有年轻人在体验区跟着表姐学做月饼,说要给家人一个惊喜。有个姑娘买了一盒芋泥麻薯月饼,笑着说:“以前觉得月饼又甜又腻,没想到手工做的这么好吃,以后中秋就买这种了。” 老周见状,又推出了“定制月饼”服务。客户可以自己选馅料、印图案,还能在月饼上刻上家人的名字。有个小伙子定制了一盒刻着“爸妈辛苦了”的月饼,说要送给远在老家的父母;有个公司老板定制了两百盒印着公司logo的月饼,作为员工福利。这下可好,老周不仅卖完了自己做的手工月饼,连之前积压的盒装月饼也被一些公司买去当福利,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中秋前一天,老周的超市里挤满了人,大家都在排队买手工月饼。表姐一边揉面一边笑着说:“没想到我这老手艺,还能帮你解决大问题。”老周擦了擦汗:“不是你的手艺好,是咱们摸准了大家的心思。现在的人买月饼,不是为了面子,是为了味道,为了那份过节的心意。” 中秋过后,老周特意请我吃饭,说要谢谢我当初的提醒。他说:“以前总觉得卖月饼就是卖包装、卖牌子,现在才明白,不管什么东西,只要用心做,贴合大家的需求,就一定能卖出去。”他还打算以后每个月都做一次手工月饼,让大家不用等中秋,也能吃到新鲜好吃的月饼。 其实月饼卖不动的背后,不是大家不爱过中秋了,而是那些华而不实的月饼,失去了节日的意义。就像老周说的,真正能打动人的,从来不是华丽的包装,而是藏在食物里的用心和温度。只要守住这份初心,不管是月饼,还是其他东西,都能被大家喜欢。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月饼销量下跌 月饼销量